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曾文卉)近日,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發(fā)布《關于表彰2022屆湖南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行業(yè)、文明單位、文明標兵單位、文明校園、文明標兵校園、文明家庭的決定》,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政治部組織人事科科長侯清泉家庭榮獲“省級文明家庭”稱號。
(家國情懷植于心 精神文明踐于行)
?“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這是侯清泉家里經(jīng)常響起的旋律。在市中級人民法院說起“2022年省級文明家庭”侯清泉一家,大家都豎起大拇指,“黨性鮮明”“家風優(yōu)良”是大家對這一家人的一致評價。
侯清泉是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政治部組織人事科科長,妻子伍淑云是市委宣傳部思想道德建設科副科長。2014年,兩人步入婚姻殿堂?;楹?,夫妻兩人育有一對雙胞胎兒子。自從結婚以來,夫妻二人一直與父母同住,承擔起了照顧老人、孩子還有三個外甥的重任,一大家子和和睦睦,關系融洽。
侯清泉有兩個妹妹。大妹妹早年離異,外出工作,留下幾個月大的孩子一直跟在侯清泉身邊長大。二妹妹兩口子忙于工作,平日里無暇照顧兩個兒子。侯清泉和爸媽商議后,主動承擔起照顧二妹家兩個孩子的責任。侯清泉和妻子把三個外甥當成自己的孩子同等對待,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每個孩子過生日他們都會精心準備,給予他們至親的關愛和溫暖。
“我和愛人都是黨員,我們當然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涵養(yǎng)新時代共產(chǎn)黨人的良好家風,積極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焙钋迦f。
伍淑云的外公是抗美援朝老兵。從小聽著紅色故事長大的她深刻體會到“有國才有家”的道理。成家后,她非常重視家庭教育,時常教導兩個兒子“愛國是一種本能,無論任何時候,只要國家需要,就要義無反顧”。節(jié)假日期間,她經(jīng)常帶著家人們走進汝城沙洲、桂東第一軍規(guī)廣場、宜章年關暴動紀念館、湘南起義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組織家庭讀書分享會等。在她的教育下,兩個孩子積極傳承紅色基因,在學校利用思政課和研學活動的機會,為老師和同學們宣講沙洲紅色故事,多次在學校組織的“童心向黨”等主題演講比賽和繪畫活動中獲獎。
在單位,侯清泉和妻子都是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戰(zhàn)線的主力軍。他倆不僅在單位組織策劃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也積極帶動家人參與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侯清泉的父母是郴州市“河湖衛(wèi)士”志愿者,每月都和協(xié)會的志愿者一起清理市城區(qū)河道垃圾。
在大人的示范帶動下,家里的孩子們也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文明勸導、愛心助學、愛老敬老、環(huán)衛(wèi)保潔等志愿服務,并點對點幫扶了安仁縣的一名事實孤兒。孩子們將壓歲錢、書本和衣物等贈送給幫扶的孩子,幫助他們樂觀面對生活。
侯清泉夫妻二人帶領全家一起做志愿者,希望用一家的小愛,匯集形成溫暖的大愛。目前,全家已累計服務時長達2300多小時。侯清泉、伍淑云也多次獲評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先進個人、個人三等功等。
伍淑云告訴記者:“三個小家庭匯聚成一個大家庭,每年一起吃團圓飯是一大家子最開心的事?!?/p>
組建家庭以來,這一家人和和睦睦,互幫互助,是鄰里稱贊的好家庭。他們用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點滴的情誼詮釋著家是愛的港灣的真諦。
家庭幸福則社會和諧,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侯清泉一家是千千萬萬個家庭中極其普通的一個,但又是一個不一般的家庭。他們一家用實際行動傳遞了愛的正能量和家國情懷,成為和諧社會建設進程中的典范。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責編:王亞東
來源:湖南法治報
- 百年大黨何以無往而不勝——寫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4周年之際
- 全國政協(xié)十四屆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閉幕 王滬寧主持并講話
- 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總體安排公布
- 國家禁毒辦:列管尼秦類物質(zhì)及12種新精神活性物質(zhì)
- 沈曉明圍繞區(qū)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開展“十五五”規(guī)劃專題調(diào)研
- 王一鷗在全省推進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現(xiàn)場會上強調(diào) 不斷提升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水平
- 全省政法領導干部專題培訓班開班 王一鷗講話并作專題輔導
- 法槌起落間 人民重千鈞